“氯盐类”融雪剂溶于水(雪)后,其冰点在零度下,如,氯化钠(盐主要成分)溶于水后冰点在-10℃,氯化钙在-20℃左右,醋酸类可达-30℃左右。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,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盐之后就难以再形成冰块。此外,融雪剂溶于水后,水中离子浓度上升,使水的液相蒸气压下降,但冰的固态蒸气压不变。为达到冰水混和物固液蒸气压等的状态,冰便融化了。这一原理也能很好地解释了盐水不易结冰的道理。融雪剂通过降低冰雪融化温度融化道路上的积雪,便于道路疏通,播撒处效果明显。简单地说,就是融雪剂降低了雪的熔点,使其更容易融化。
既然氯盐类融雪剂有这么大的危害,能不能不用融雪剂呢?
雪灾造成交通困难,特别是危及人身安全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,都可能影响城市、国家的经济发展,乃至造成局部交通瘫痪和大面积事故。从融雪效能、速度、方便快捷到成本效益的比较可以看出,氯盐类融雪剂仍然是难以取代的。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,即结冰后密度变小(一般物质固态下的密度大于液态下的密度),因此,压强越大,冰的熔点越低。不过在国外的做法是减少使用,以人工除雪,机械除雪为主,融雪剂除雪为辅,并在使用的同时,对路桥等设施附加保护措施,尽可能减少损失。
对于城市冬季融雪问题,欧美国家目前的环保做法是:机械铲雪后,在道路上撒炭渣、粗砂、树枝渣等物质来防滑,也利用这些渣类物质的深色来吸收太阳的热量,以增加地面温度来融雪。使用后的炭渣和树枝渣可以放人道路边的绿地中,没有污染。对实在需要撒融雪剂的路面,要先用铲雪车扫掉地面上的大部分积雪,然后撒少量融雪剂来防止道路上结冰。并且充分利用地表热、太阳辐射热和汽车驾驶中自身释放的热量来帮助道路融雪。此外,融雪剂溶于水后,水中离子浓度上升,使水的液相蒸气压下降,但冰的固态蒸气压不变。为防止融雪后的盐水渗入地下或污染地表水,英国采取了“汇集盐水“的方法,在城市路桥旁,铺设管道,收集融雪后的盐水,引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用,值得借鉴。
常用融雪剂以盐类为主,路面上盐将冰融化后,随雪水流淌。盐类物质进入地下以后,势必会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,食用被融雪剂污染的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。由于工业盐没有使用标准,人饮用后会出现慢性,如果量大可以致人。从化学上讲氯化钠、氯化钙两种物质都是盐,对工程和绿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伤害。因此,除雪融冰应该慎用融雪剂。盐类物质进入地下以后,势必会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,食用被融雪剂污染的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。切莫一时急用,造成长远危害。
融雪剂(道路冻结防止剂)主要用于道路、机场、港口、城市街道冬季除雪和道路防冻结 。
(1)1#融雪剂:成份∶NaCL<=60% MgCL26H2O>=40% 水份<=0.1-0.6% 粒度指标:S级粒径1-5mm SS级粒径 1-4mm SL级粒径 1-7mm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融雪剂销售商的铭达盐化于2025/5/5 11:40:23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heerbing.mf1288.com/wfmingda-2859974888.html